增加的表面积等于原底面积的两倍,这是因为原木两端的底面面积需要加在一起。由此,可以推导出原木的体积公式。具体来说,原木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长度。假设原木的底面积为4平方米,长度为6米,则原木的体积计算方式为底面积除以2再乘以长度,即4除以2再乘以6,得出的结果为2立方米。
杉原木材积表是一种根据杉木原木的长度、直径等参数来计算其体积的工具。比如,对于长度为5米,直径分别为4厘米、6厘米和8厘米的杉木原木,我们可以利用木材积表来计算其体积。具体到5米长的杉木原木,当直径分别为4厘米、6厘米和8厘米时,其体积会有所不同。
(1)检尺长超出原木材积表所列范围而又不符合原条标准的特殊用途圆材,其材积按下式计算:V=0.8L(D+0.5L)÷10000 (2)圆材的检尺长、检尺径按GB142-84《原木检验尺寸检量》的规定检量。 检尺径,按2cm进级;检尺长的进级范围及长级公差允许范围由供需双方商定。
米木材材积表大全如图所示 原杉木材积计算公式是:V=0.7854Lד(D+0.45L+0.2)的平方”÷10000。其中,V指体积,L指长度,D指小头直径。木材是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
面积为:14×〔(8÷2)^2+(12÷2)^2〕×500÷2 =14×〔16+36〕×500÷2 =14×52×500÷2 =40820立方厘米 也就是0.041方木材。
对于长度为4米的杉木原木而言,其材积计算范围在18至26厘米之间。具体而言,当杉木直径介于18厘米至26厘米时,其总体积会随着直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但这一增长并非线性。根据经验公式,直径为18厘米的杉木,其材积大约为0.06立方米;而直径达到26厘米时,材积则可达到0.14立方米左右。
增加的表面积等于原底面积的两倍,这是因为原木两端的底面面积需要加在一起。由此,可以推导出原木的体积公式。具体来说,原木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长度。假设原木的底面积为4平方米,长度为6米,则原木的体积计算方式为底面积除以2再乘以长度,即4除以2再乘以6,得出的结果为2立方米。
小头直径在4-12cm的小径原木材积计算公式是:V=0.7854Lד(D+0.45L+0.2)的平方”÷10000。其中,V指体积,L指长度,D指小头直径。木材是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这些植物在初生生长结束后,根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向外发展出韧皮,向内发展出木材。
米杉木原木材积表 原木检尺长4米:检尺径4厘米,材积为0。0113立方米;检尺径6厘米,材积为0。0201立方米;检尺径8厘米,材积为0。031立方米;检尺径10厘米,材积为0。045立方米;检尺径12厘米,材积为0。062立方米;检尺径14厘米,材积为0。083立方米;检尺径16厘米,材积为0。
定义与特点一元立木材积表仅依据单一因子(胸径或根径)计算材积,适用于特定区域。福建杉木人工林常用一元根径立木材积表,如《宜东杉木人工林一元根径立木材积表》。
福建杉木根径材积表是根据根径(距地面0.1米处直径)来计算材积的。以下是对福建杉木根径材积表的详细解示例数据:福建杉木根径材积表包含了一系列根径与对应材积的数据。
杉木及各种松木、云杉和冷杉等是针叶树材;柞木、水曲柳、香樟、檫木及各种桦木、楠木和杨木等是阔叶树材。中国树种很多,因此各地区常用于工程的木材树种亦各异。东北地区主要有红松、落叶松(黄花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水曲柳;长江流域主要有杉木、马尾松;西南、西北地区主要有冷杉、云杉、铁杉。
这些工具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进行材积计算。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假设我们有一根长度为2米,直径为20厘米的杉木原木。我们首先需要在材积表中找到与这个直径和长度相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这根原木的材积。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根原木的大致木材量了。
用杉木一元材积表很简单啊,只要测得胸径,查表就可以了。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814-84《原木材积表》、GB4815-84《杉原条材积表》、GB449-84《锯材材积表》,我们可以推算出各类木材累计材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