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木材检尺标准,国标木材检尺表

2025-06-24 17:00:13 木材知识百科 admin

木材检尺径大于16小于18怎么办

木材检尺径“不足14cm,以1c m为一个增进单位,实际尺寸不足1cm 时,足0.5 c m增进,不足0.5cm舍去;检尺径自14cm以上,以2cm为一个增进 单位,实际尺寸不足2c时,足1cm增进,不足1cm舍去。“所以,检尺径大于16cm时,若超过17cm,算18cm;如不足17cm,算16cm。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家木材检尺标准,国标木材检尺表

按照《GB/T144-2003原木检验》标准,进行木材检尺时,首先需要扣除树皮以确保测量准确。这是检验原木质量的基本步骤之一。在检量小头直径时,对于原木检尺径不足14厘米的情况,每1厘米为一个增加单位。如果实际尺寸不足0.5厘米,则进为0.5厘米;如果不足0.5厘米则舍去。

林木检尺原木材积的计算方法包括测量小头直径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为:V=L(D?(0.003895L+0.8982)+D(0.39L-219)+(0.5796L+067))10000,其中L代表材长,单位为米,V表示材积,单位为立方米,D为小头直径,单位为厘米。

国标计量方法 - 长度检量:测量原木两端最短距离。如果实际长度小于标准长度但不超过负偏差2%,则仍按标准长度计算;否则,按下一级长度计算。- 直径检量:通过原木断面中心,先去皮测量短径,再垂直交叉测量长径。

个人木材检尺的方法是什么?

1、按照《GB/T144-2003原木检验》标准,进行木材检尺时,首先需要扣除树皮以确保测量准确。这是检验原木质量的基本步骤之一。在检量小头直径时,对于原木检尺径不足14厘米的情况,每1厘米为一个增加单位。如果实际尺寸不足0.5厘米,则进为0.5厘米;如果不足0.5厘米则舍去。

2、数检法是一种简便的方法,通过计算同材长的原木根数乘以每根原木的平均材积,得出一捆、一车或一垛的总材积。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检尺精度较低,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使用。它适用于枕木等专用锯材和尺寸接近的小杆材积统计。据原苏联研究,对若干组原木(每组2000米3)进行数检,平均误差达到5-6%。

3、量测长度:使用卷尺等工具测量木材的长度,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尺寸范围。测量直径:通过卡尺等工具测量木材的直径,这有助于评估木材的粗细和材质密度。评估材质:观察木材的纹理、色泽,检查有无裂纹、虫眼等缺陷,以判断其质量等级。

4、重检法则是通过称重木材来换算其材积。这些方法在特定情况下能够提高检尺的效率和准确性。综上所述,木头检尺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检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并使用专业的检尺工具和技术方法。通过精确的检尺,可以确保木材尺寸的准确性,为木材生产和贸易提供有力支持。

5、其中,小头直径检尺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测量原木的小头直径并查找已颁布的原木材积表来计算材积。中央直径检尺法则在原木或原条的中央处量取直径,这种方法的误差较小,尤其是在长原木和原条中更为明显。积分法理论上是最准确的方法,但操作复杂。

木头如何检尺

1、木头检尺主要包括直径检量和长度检量两个步骤。在直径检量方面,对于原木,通常以小头端面的去皮直径作为检尺直径。如果原木端面呈椭圆形,则需要先量短径,再通过短径中心垂直量长径,长短径之差大于2厘米时,以其长短径的平均数经进舍后为检尺径;长短径之差小于2厘米时,则以短径经进舍后为检尺径。

2、长度检量:从大头斧口(锯口)量至梢端直径6cm处止, 1m进位,不足1m的,由梢端舍去,经舍去后的长度为检尺长。大头或小头打有水眼的,应除去水眼检量长度。

3、检尺长:指木材实际长度的大小,按房屋进出后的一定标准规定。检尺径:指木材的直径检查时木材的直径(小木头的直径),按规定的一定标准。

4、检尺径的检量(包括各种不正形的断面),是通过小头断面中心先量短径,再通过短径中心垂直检量长径,其长短径(不足14 cm的按 8规定进舍)之差自2 cm以上,以其长短径的平均数经进舍后为检尺径;长短径之差小于上述规定者,以短径经进舍后为检尺径。

木材检尺的“检尺长”、“检尺径”分别是指?

检尺长:指木材实际长度的大小,按房屋进出后的一定标准规定。检尺径:指木材的直径检查时木材的直径(小木头的直径),按规定的一定标准。检尺径自4-12cm的小径原木材积由下式确定:V=0.7854L(D+0.45L+0.2)÷10000 式中:V——材积(m);L——检尺长(m);D——检尺径(cm)。

检尺长:指检量木材实际长度时,按照某项标准的规定经过进或舍之后的尺寸。检尺径:指检量木材直径时(原木检量小头直径),按照某项标准的规定经过进或舍之后的尺寸。检尺又名检径尺或勾尺。用以测量原木小头直径。

检尺长:原条长度是从根部斧口(或锯口)量至梢头直径足6厘米处为止,以1米为增进单位,不足1米的由梢端舍去。经进舍后的长度即为检尺长。原木的长度应在大小头两端面之间相距最短处取直检量。

检尺长:指检量木材实际长度时,按照某项标准的规定经过进或舍之后的尺寸。如检量锯切用原木时,某项标准规定的规格为0米、2米、……,实际量得长度为1米,按规定应舍掉0.1米,只能算0米。这0米就称为检尺长。

检尺径指一条原木顶端那头的圆一圈直径,检尺长是指一条原木的长度。

检尺径是指在检量木材直径时,按照某项标准的规定经过进位或舍位处理后的尺寸。以下是关于检尺径的详细解释:定义与用途:检尺径主要用于木材的规格划分和交易计价。它代表了木材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直径尺寸。量测方法:采用木材专用围尺进行量测。

木材如何检尺?

1、按照《GB/T144-2003原木检验》标准,进行木材检尺时,首先需要扣除树皮以确保测量准确。这是检验原木质量的基本步骤之一。在检量小头直径时,对于原木检尺径不足14厘米的情况,每1厘米为一个增加单位。如果实际尺寸不足0.5厘米,则进为0.5厘米;如果不足0.5厘米则舍去。

2、数检法是一种简便的方法,通过计算同材长的原木根数乘以每根原木的平均材积,得出一捆、一车或一垛的总材积。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检尺精度较低,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使用。它适用于枕木等专用锯材和尺寸接近的小杆材积统计。据原苏联研究,对若干组原木(每组2000米3)进行数检,平均误差达到5-6%。

3、木头检尺主要包括直径检量和长度检量两个步骤。在直径检量方面,对于原木,通常以小头端面的去皮直径作为检尺直径。

4、方法 确定原木和原条材积的基本方法是检量木材的去皮直径和材长,然后在“原木材积表”和“杉原条材积表”上查得该木材的材积(立方米)。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